改革开放“试验田”播撒新希望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25-10-23 16:22 

■ 本报记者 洪剑儒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十四五”期间,中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下,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中国对外开放“雁阵”,不断实践制度创新、拓宽开放合作空间,与世界各国共享互利共赢新机遇。

扩大开放步履铿锵

“很幸运能用上最新的医疗技术,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曾经饱受心脏疾病困扰的丁女士,近两年最爱做的事情之一,便是与身边人分享这段“吃螃蟹”的故事。2023年,到处求医无果、抱着一线希望的丁女士在他人的介绍下,来到位于海南博鳌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就诊。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政策,该医院率先引进了当时尚未在国内上市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房颤的HeartLight X3球囊型激光系统。在这套新系统的辅助下,丁女士顺利完成了手术,彻底告别了心脏疾病。

这则“吃螃蟹”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凭借“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的政策优势,这里已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成为国际创新医药和器械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渠道,既打造了一张医疗境外消费回流的亮丽名片,也为海南自贸港推进高水平开放、更好惠及民生写下了一个生动注脚。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自2020年以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分别增长31.3%和32.3%,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

一连串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海南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也折射出外资企业在华深耕的坚定信心。

“在海南自贸港整体方案公布后,我们看到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希望进入海南,同时更多本地企业渴望出海,双方都迫切需要一套国际通用的“信用语言”和“数据地图”,以扫清在开拓两个市场时遇到的障碍。

邓白氏研发打造的邓白氏编码,为此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自2023年11月以来,邓白氏已为超过24万家香港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向超过15万家企业发放邓白氏编码,助力平台开发者及医药、汽车等行业企业提升融入全球供应链的效率。

“展望未来,邓白氏将立足海南自贸港,依托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等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优势,以数据流动带动贸易流、资金流协同发展,服务更多中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和海外企业开拓中国市场。”这不仅是吴广宇作为外资企业负责人的期待,更是海南自贸港万千经营主体的共同愿景。

放眼全国,海南自贸港的生动实践,亦是22个自贸试验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一个缩影。2024年,中国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9.6%和24.3%,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注入了强劲动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应如何继续发挥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未来,商务部将以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引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一道,鼓励各自贸试验区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主动开展更多有益探索,形成更多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三提升’。”在今年7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如是表示。

南开大学中国自贸试验区中心主任佟家栋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从地理范围扩展转向质量提升,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预计到2035年,中国自贸试验区将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未来发展方向上,自贸试验区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真正实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初衷。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作用在于试验新兴的制度与政策,通过灵活的监管和创新性的政策引导,推动更深层次的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刘灿雷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自贸试验区应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当前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业开放、金融创新等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自贸试验区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更高强度的压力测试,检验创新政策在不同经济情景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全国提供可行的制度创新经验和风险防范措施。

此外,刘灿雷指出,自贸试验区应深入探索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服务业等新兴领域,积极借鉴RCEP、CPTPP中的高标准规则,推动制度创新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单一领域的政策试验,推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和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的综合性制度创新。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新篇待启。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历经10多年发展的自贸试验区也迎来了历史新起点。展望未来,自贸试验区将以更多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以及突破性、示范性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